9/28/2008

苦楼论拳第二卷 交手要诀(1)



有人说现在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习武已经过时了,拳脚功夫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再强大的拳脚功夫也不可能战胜枪炮。如过你真的这样想就错了。不要以为现在习武已经过时了。习武能修炼你的身心,给你坚强健壮的体魄,勇敢而不可战胜的意志,机警灵敏的心态,上窥天道的智慧。也不要以为在热兵器时代拳脚功夫就已经失效。一个功夫高手固然斗不过一个持枪械的人。但如果两人都有枪,功夫高手还是比没有功夫的人强大。因为他更坚定、更敏捷、更沉稳、更机警。在同样的灾难面前,功夫高手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生存下来的几率更大。只有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才有能力保护别人。一个人一生中用到功夫的时候并不多,但遇到一次就是要命的时候。正确评价一个事件的作用的方法应该是它的作用乘以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夫还是很有意义的。况且这个社会虽然已经不需要武力解决问题了但有些问题还是可以用武力解决的,而且很有效。



习武的目的是什么?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及爱自己的人。有的人说习武是为了入道,那么这就是入道。入道的不是技艺,而是心。入道者,并不是时刻想着入道,也不是时刻思考如何入道,越想入道离道越远。当你用心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尽善尽美,合乎自然之理,入乎自然之径时,自然就入道了。只是有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入道了而已。



武学可分为三重境界:技、艺、道。技之境界追求真,艺之境界追求美,道之境界追求善。这是就精神的修炼而言的,并非指格斗的修炼。并不是说道之境界的武者在格斗时就能战胜技之境界的武者。所以一个武者不应该妄求入道,你至少应该技艺精纯之后再谈入道。否则你入的那个道就只是个虚道,除了给道抹黑外没有任何意义。



义而无勇者虚,勇而无义者暴。武即止戈,然而有武才能止戈。没有武而妄谈止戈是空虚的、骗人的、没有意义的。



祈求和平的人通常都是弱者,而和平却是掌握在强者手里的。弱者如果想得到和平,就需要拿他们的权利去与强者交换。所以和平并不代表公平。有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个仁慈的强者,他可以无条件地赐予你和平,但你要知道这和平的赐予只是出于那仁慈的强者的怜悯,就像主人对他的狗一样。这种和平是极不稳定的,因为他随时可以收回这种恩赐。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而不要指望一个仁慈的强者出于怜悯而赏赐给你,否则有可能你一辈子都得不到这种东西。当然,我并不是说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事实上正好相反,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的,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心,而且应该尽可能地去报答,从而形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稳定的共赢局面。我只是反对一味地依赖于别人的力量去生存,而不懂得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



祈求和平的人通常都是弱者,然而和平一般都是掌握在强者手里。所以弱者如果想要得到和平,就赶快让自己充满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吧。但可悲的是,弱者一旦变成强者,他就不再想要和平了。因为乱世出英雄,他想要主宰别人的命运。



没有力量的正义是空虚的,没有正义的力量是暴力的。所以弱者要赶快强大起来,让自己充满力量。但同时你也应该让你的灵魂、让你的心和你的力量一样强大,不要丢失了心中那强大的正义,否则你只能成为暴徒,早晚会被别人打败推翻,就像你打败推翻别的暴徒那样。



时刻保持你的刀的锋利,但不要无缘无故地轻易拔刀。把你的力量化为这把刀,把你的正义化为这把刀的刀鞘。一旦拔刀,你不仅要为你的刀负责,也要为拔刀负责。

9/21/2008

君子之交淡如水


大概半个月前,在和李老师的一次谈话中,李老师说,他的门生弟子满天下,但是他从来没有对谁“如胶似漆”,老师说,有智慧的人,没有极亲密的关系。

我听了,百味杂陈,有些小小的波动,因为这说明李老师对我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没有对谁特别好;另一方面,也终于从导师口中听到了,自己一直以来需要印证的话,也即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是的,清清淡淡,这是真味。

想想为什么,最终还是归于人心。刻意的亲密造成一种不经意的痛苦,只有最信赖的人才能伤害你,为了躲避这种痛苦,此其一;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的挂碍越来越少,此其二;有智慧的人,追求自我完善,更专注于自我,达成一种自我收敛的稳定均衡状态,这种状态如湖面,虽时起时浮,但平静终归常态,此其三;高手之间相互欣赏,并肩而立,此一峰望彼一峰,此中便有真意,无需如胶似漆的粘着,此其四。

所以,记得老钱说过一句,好朋友,不联系,不代表不想念。很是认同,我想我是可以体会到他的心境的,我和他到底是一路人。

喜欢的人越来越多,心动的人越来越少,这是老田常说的。道理其实和君子之交淡如水没太大的差别,都是人的感情,一牵涉到感情,就既有乐,又有苦。

我记得老田说他的三境界时,以苦为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我曾经谈到尚有第四层境界,老田当下说出“无苦无乐”,彼此默契,自不言说。但老田说,这无苦无乐非凡人所能企及,故略而不谈,我不甚认同。虽然凡人达不到无苦无乐的终极状态,但是在偶尔的某些时候,还是可以有此中心境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虽不能说无苦无乐,但离之不远。

就好像我曾经和老田探讨孔子的心路历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我说,孔子七十,可并不是真的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地步了,他只是在偶尔的瞬间,做到了。

这是个均衡,稳定的均衡,在力学里,即是受外力扰动仍能回到初始状态;在现代商学理论里,这就是市场推动下达到的一个最终的价格。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在各种外界力量的的作用下,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

所以,人生会趋于收敛,收敛于那个自己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每个人都不同,但有共通之处,其中关于人际关系上,我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是讲出了一些东西的。

人太多了,当你从小我超越而出,走向大我的时候,你会忘记具体的某些人,将众生视为一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会舍弃过去所一直眷恋的,你会走向一条矫健、刚毅、仁而不仁的人生轨迹。就如同温家宝总理谈到的他所理解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乾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深为认同。

中华民族是极具智慧的民族,按老田的解释,有智慧的人应当以天行健的姿态、自强不息,有智慧的人应当以地势坤的情怀、厚德载物。他们和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有深刻的联系。

此时看世界,已经能看到世事如一的境地了,亦喜亦悲。喜多还是悲多,很难讲,因人生经历不同而多有差别。我大哥老田,就是一个悲大于喜的人,而我则悲喜参半。

这就是所谓的悲欣交集,它是和“勇猛精进”一起奉为“阁楼”的座右铭的。

我在离开杭州之前,老田和木鱼送我,我对老田说,阁楼、虫子会,这群人恐怕是这辈子最后的兄弟了。因为懵懂的心境早已不在,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已把我们带入一个深邃幽寒的世界,哪怕以后再遇到精神挚友,也不会有如今这样亲密的情谊。

但是,虽然我们看到了背后的一些故事,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可以完全的讲完。也不代表我们就该什么也不做,平平淡淡。

我们需要成长,我们需要站立。

阁楼的另个座右铭“勇猛精进”,除了字面上简单的勇气决断之外,其实还是带有一直天行健的悲情,以一直自我欺骗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态度、偏执的态度追求人生的均衡。

背后的看透,悲欣交集,是对生命的理解;前面的积极,勇猛精进,是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所以,我最亲爱的伙伴们,我最可爱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生命的精彩,在于它并不是静止的。虽然我远在异国他乡,虽然我们并没有常常在一起,但是这份对生命的理解,以及由此,对生命的热爱,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时间和空间的分隔并不能束缚我们对自由的渴求,相反,它让我们更专注于自身的磨砺,给我们无穷的动力,去不断进取。

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注定是孤独的可怕;直到我们死亡,我们灵魂依然无法逃离孤独的禁锢——这是天命,天命由天不由我。


然而,自始至终,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东阳,
东京时间9.22凌晨于日本神奈川县寓所

9/16/2008

苦楼行思录(补4)


事物具有不完全信息性与不完全可知性。

事物具有不完全可知性,也即有一部分是只要有足够信息就可以知道的,有一部分是无论如何都是不可知的。不要问我哪一部分是可知的,哪一部分是不可知的,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可知的。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偶然地成了伟人。

我们的存在是偶然的必然,也是必然的偶然。

理智虽然痛苦,但相比较而言,却是代价最小、痛苦最小的,所以还是应该理智。

理智、自控、勤奋是一个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品质。

你做错了事,如果你装着从中也受到了很大伤害,则很容易获得别人的;秒年个斤谅解。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达者善于将偶然看成必然,强者善于将偶然变成必然。所以达者常乐,强者常胜。

有些人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其实并不是他走不出来,而是他不像走出来。他在品味自己的痛苦,并从中获得快感。

每个想成功的人都应该建立起强大而开放的自我意识。

小叶(叶蔚炜)曾向我问《乌合之众》,即大众心理学的问题。东阳说:“老田不懂心理学。”我回答:“是的,我不懂心理学,但我懂心理。”

自身就是一个宝藏。

一些极度自私的人会通过宣传无私来达到自己的私利。

英雄与大众是谁创造了历史呢?我作了个驴拉车的比喻。英雄就像赶车人,大众就像驴子。车子是驴子拉动的,然而驴子却是由赶车人指挥的。赶车人赶驴子的方法也无非木棒加胡萝卜。当然,偶尔赶车人也会遇到一头不听使唤的倔强的驴子,但这种情况毕竟鲜见。

阻止一个人做出某种行动,可从三方面着手:使他不能做、不敢做与不想做。

激情本来就是一种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一种不正常态,是不会长久的。

而今乐事他年泪。很多时候正是而今之乐事酿就了他年之泪。

朋友之间应相互包容、相互刺激、相互赞扬、相互支持、相互成全。

使人疑惑的最佳手段不是欺骗,而是误导。

智慧是不分种族的,分种族的只是文化。

对于一门文化,有三种人对它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三种人分别是学者、行者、悟者。学者用脑子去想,寻其逻辑线索,研究其理论内容;行者用身体去履行,信仰其教,追求其价值目标;悟者用身心去悟,悟透其本质内涵,与道合一。

逻辑上存在的事物,现实中不一定存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逻辑中一定存在。否则逻辑便不应存在。

因果关系与逻辑只存在于人的脑中,是人类由自然万事万物中得来的,用以认识自然万事万物的手段。

逻辑即是一些基本常识中的因果关系,不能脱离基本常识而独立存在。以线性空间作比喻,基本常识就是这个线性空间的一组基,而逻辑便是其运算法则。由这组基与其运算法则可以推知整个线性空间。同样地,由逻辑与足够的基本常识也可以认识到整个世界。(注:基本常识的得来并不容易,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便是一个基本常识,然而只有天才的爱因斯坦才能认识得到。)

所谓文化,便是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局限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点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文化是进化的产物。

自然有自发达到均衡状态的力量与趋势。所以自然状态是一种均衡态。

自然是个不稳定的稳定状态。

最可悲的不是不懂,更可悲的是不懂装懂,最可悲的是不懂却自以为懂。

最可贵者不在于懂,更可贵者是懂装不懂,最可贵的是懂而认为自己不懂。

很多人认为科学即解释。我认为科学即描述与解释,先描述,后解释,解释的是描述。

人是不完全理性的。人的理性是不理性的,人的不理性是理性的。

有个学弟总是很恭敬地叫我学长,我说:“叫我学长可以,但不必这么恭敬。有人不喜欢学弟叫他学长,认为太客气,不易促进感情。我则不以为然,我对学长的理解是“学着长大”。”

世界有不确定性,就像电子云的不确定性一样。

在方法上我喜欢用类比、逻辑加经验。

圣人并不是能控制一切,而是明白了自己什么都控制不了。

信仰便是心甘情愿地抛弃自我,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但对于凡夫俗子而言,这样的代价最小。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一发笑,人类就思考。所以人类一直思考,上帝一直发笑。所以上帝笑死了,人类累死了。

察人四要:听其言,观其行,度其心,窥其变。

领袖之道有四:知人、用人、聚人、留人。知人之道在于明其所能;用人之道在于供其所求;聚人之道在于动之以情;留人之道在于服之以仁。

9/12/2008

智慧,没有边界

今天是我所在的宿舍,Sunrise Tode的Welcome party,感慨一下自己在这样一种国际化的环境中,还是和老欧老美有蛮大差距的,其中一个家伙叫Tijmen,很有意思,很懂得与人相处,很积极主动,而small talk也非常到位,相当棒的一个人。遇到这样的人,会多国语言,还是有些自惭形秽的。好了,先扇自己一巴掌,然后开始吹牛。

我还没有和Tijmen深谈,但另一个德国佬,让我很感动,让我再次找到了当初碰到Tim(我的一位喀麦隆朋友)时的感觉,生动,充满了智慧。

他叫Max,读哲学的,他是今天的主题。

你知道,这年头,哪怕在德国这种地方,人人都想着怎么找到一份好工作,拿到很高的薪水,有漂亮的妞还有香车宝马豪宅。但这家伙,居然不顾别人的意见,不顾身边人的不解,跑去念哲学,实在可见其有趣一面。

他和我一样,中学时学物理和数学,但不同的是,他为的是寻找心中的答案,而我则是被逼着搞竞赛。后来上大学,喜欢一个人坐在草地上,让思绪自然泻出,找到自己和自然的交点。

我和他谈了很多,很深,很投缘。

一边聊,一边惊奇,许多东西一点就透,很开心,很兴奋。
我们喝着伏特加,我看到他眼中有泪光,我很感动。

他说在德国,能这么谈的人,也不会超过五个人,他本没想过在日本一年能碰到一个半个能聊的深聊的有共鸣的人,却万万没有想到刚来两天,就遇到了我这么一个有趣好玩的家伙,这样一个精神高度共鸣的家伙,soul-mate。

我们聊世界的缘起,我给他讲中国人的智慧,我们聊目的和手段的分别,我们聊生命,我们聊人性,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正是这样一些人,才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我让他以后来我的大学当教授,然后如果他找不到工作,就替我打工——他欣然应允。

我们都是要走遍世界的人,我们来到日本,不是为了study,而是来learn something by heart,experience something different。

我从他眼中看到了那种执着于自己内心的光芒,这种光芒也正是他通过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我向他解释了“勇猛精进”和“悲欣交集”,他兴奋极了。

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明天要考试,日语测验,fuck up,一边去,交白卷吧。为的是认识世界,为的是成长,Max说,我的“勇猛精进”就是the engine of broadenning our mind, the engine of growing up.

Max抽烟,他知道不好,但离不开,这让我看到了他悲喜的心情。

我们是同一类人。

但我比他更世俗,或者我更愿意成为一名世俗的强者。

他选择了哲学,他藐视德国当代的大部分哲学教授,在写自己的哲学作品。而我选择了创业,选择了积蓄力量,最终办教育,inspire the next generation。道路是不同的,但精神是共通的。

我告诉Max,我没有专业,他马上就懂了。

很多时候他不懂得如何表达,我说,"You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but I can understand”,"Once you got the meaning, you would forget the words"。

相谈甚欢,骨重神寒。

智慧,是没有边界的。



PS:日本之行注定是神奇的,昨天还碰到一个庆应商学部的大四学生,水口,以及中国留学生杨韵嵚。水口很有意思,在日本能遇到这样的人相当不容易,容后再秉。

9/11/2008

【通告】个人通信地址变更

我已于2008年9月9日下午抵达东京,开始为期一年的庆应义塾大学特别短期留学生涯(Keio International Program)。
目前在日地址是:日本国神奈川县川崎市幸区户手本町1丁目4番地2#——314室,邮编2120023。
寝室电话: +81-44-520-3951(转314)。
移动电话:+81-90-9830-1248(Softbank)

欢迎骚扰。

9/01/2008

关于武术的一点思考


有人说现在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习武已经过时了,拳脚功夫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再强大的拳脚功夫也不可能战胜枪炮。如过你真的这样想就错了。不要以为现在习武已经过时了。习武能修炼你的身心,给你坚强健壮的体魄,勇敢而不可战胜的意志,机警灵敏的精神,上窥天道的智慧。也不要以为在热兵器时代拳脚功夫就已经失效。一个功夫高手固然斗不过一个持枪械的人。但如果两人都有枪,功夫高手还是比没有功夫的人强大。因为他更坚定、更敏捷、更沉稳、更机警。在同样的灾难面前,包括自然灾难等各种灾难,功夫高手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生存下来的概率更大。只有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才有能力保护别人。一个人一生中用到功夫的时候并不多,但遇到一次就是要命的时候。正确评价一个事物的作用的方法应该是它的效果乘以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而不应单是看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夫还是很有意义的。况且这个社会虽然已经不需要武力解决问题了,但有些问题还是可以用武力解决的,而且很有效。

习武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及爱自己的人。而且在古代来说,习武的目的本就是保家卫国,也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及爱自己的人。至于其他比如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乃至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习武的副产品,是在接受正确的武术思想和按照正确的习武方法练武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得到的东西。有的人说习武是为了入道,那么这就是入道。入道的不是技艺,而是心。入道者,并不是时刻想着入道,也不是时刻思考如何入道,越想入道离道越远。当你用心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尽善尽美,合乎自然之理,入乎自然之境时,自然就入道了。只是有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入道了而已。

我认为武学可分为三重境界:技、艺、道。技之境界追求真,艺之境界追求美,道之境界追求善。这是就精神的修炼而言的,并非指格斗的修炼。并不是说道之境界的武者在格斗时就能战胜技之境界的武者。所以一个武者不应该妄求入道,你至少应该技艺精纯之后再谈入道。否则你入的那个道就只是个虚道,除了给道抹黑外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技、艺、道的关系,我曾有这样一段论述:“入道的不是技艺,而是心。入道的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当你用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至尽善尽美,合乎自然之理,入乎自然之境时,自然就入道了,只是有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入道了而已。入道之后,则不为技艺所拘,心无挂碍。入道的虽是心,而不是技艺,然而技艺精纯却是入道之基础,必须藉由技艺之途方可入道。不修技艺而妄言入道者,即使达到了你所谓之道,你所入的那个道也只是一个虚道,是苍白的、空洞无物的、了无内涵的,除了给道抹黑外没有任何意义。以渡舟过河喻之,道是河之彼岸,技艺则是渡河的那条小船,只有乘上这条小船你才能登上彼岸。当然渡河之小船有很多条,而你要找的是适合你的那条小船——也便是适合你的藉由入道的技艺。虽知登上彼岸便应舍船,然而舍船必须是在登上彼岸之后的事,切不可在未登上彼岸之前便妄自舍船,否则永远到不了彼岸。然而世之修道者多妄言入道,实不知何谓道,何谓入道,诚可悲也。世之最可悲者,非不知何谓道者也,而为自以为入道,却不知何谓道者也。”

义而无勇者虚,勇而无义者暴。武即止戈,然而有武才能止戈。没有武而妄谈止戈是空虚的、骗人的、没有意义的。

祈求和平的人通常都是弱者,而和平却是掌握在强者手里的。弱者如果想得到和平,就需要拿他们的权利去与强者交换。所以和平并不代表公平。有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个仁慈的强者,他可以无条件地赐予你和平,但你要知道这和平的赐予只是出于那仁慈的强者的怜悯,就像主人对他的狗一样。这种和平是极不稳定的,因为他随时可以收回这种恩赐。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而不要指望一个仁慈的强者出于怜悯而赏赐给你,否则有可能你一辈子都得不到这种东西。当然,我并不是说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事实上正好相反,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的,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心,而且应该尽可能地去报答,从而形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稳定的共赢局面。我只是反对一味地依赖于别人的力量去生存,而不懂得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

祈求和平的人通常都是弱者,然而和平一般都是掌握在强者手里。所以弱者如果想要得到和平,就应该让自己充满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但可悲的是,弱者一旦变成强者,往往他就不再想要和平了。因为乱世出英雄,他想要主宰别人的命运。

没有力量的正义是空虚的,没有正义的力量是暴力的。所以弱者要赶快强大起来,让自己充满力量。但同时你也应该让你的灵魂、让你的心和你的力量一样强大,不要丢失了心中那强大的正义,否则你只能成为暴徒,早晚会被别人打败推翻,就像你打败推翻别的暴徒那样。

时刻保持你的刀的锋利,但不要无缘无故地轻易拔刀。把你的力量化为这把刀,把你的正义化为这把刀的刀鞘。一旦拔刀,你不仅要为你的刀负责,也要为拔刀负责。

世间所有理性的行为都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从大系统的视角来看,一个行为的效益如果比为之付出的代价大,那么这个行为就值得去做,否则就不值得去做。当一切行为的收益与为之付出的代价相等的时候,就是均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根除所谓的恶,而是让善恶处于均衡状态。因为根除所谓的恶要付出的代价极大,大到不可估量,会损伤更多人更大的利益,如此以来根除所谓的恶的行为就是更大的恶。

武者习武、用武的目的也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武者要分清目的与手段。值其可杀,杀之可也,此时之杀是为了不杀,或说为了止杀,所以杀是手段,止杀是目的,而不是杀就是为了杀。一个所谓的恶人,如果劝其改恶从善或留之继续作恶的代价大于杀掉他的代价,我们就要杀掉他,这就是所谓的“值其可杀,杀之可也”,因为杀他带来的效益大于为杀他所付出的代价。然而生死大事,务必谨慎。人很多时候总是盲目的、鲁莽的、不理性的,有时会屈从自己的欲望与情感。所以一定要理智地将借口与理由分开,不要将借口当成理由,不要把两者混淆。

上面我提到善恶之时,总是用“所谓的善”、“所谓的恶”来指代,因为世间本无所谓绝对的善恶,有的只是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符合多数人的利益的即为善,与之相对的则为恶。此之分法虽属无奈,却也没更好的办法了。世间所有理性的行为都是以最小之代价取得最大之效益,从我的思想里,这个分法虽不至善,却代价最小,所以我接受这种分法。值其可杀,杀之可也。须知此处之杀不一定就是要杀死对方,而更主要的是打败、制伏对方,从而使整个大系统达到利益最大化

所谓武学,便是有关武斗的学问;所谓武术,便是有关武斗的术法。所谓武斗,也便是搏击、格斗,即求胜之道,以最小之代价,博取最大之效果。武术格斗,只有一个目的,便是战胜对方。至于为什么格斗,这不属于武术格斗所要考虑的范畴,而应归于伦理学与哲学去思考。武术格斗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战胜对手。作为一个武者,你可以选择不去战斗,但一旦选择了去战斗,便应义无返顾地将自己化成战斗身与战斗心,此时心中别无他念,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战胜对方。然而习武,乃至武斗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及爱自己的人。当然,我们也应该记住耶稣的告诫:爱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