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2008

世界是平的?




正在世界各地畅销书架上的普利策奖作品、《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告诉人们,一个令人疯狂全球化时代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经理人、政府官员、企业家、艺人、大学生,有雄心壮志的、没雄心壮志的,都为之欢欣鼓舞。然而,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过去的我也带着荷尔蒙的刺激,为这个如此美好的时代蠢蠢欲动,但参加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麦朝成教授的一次workshop之后,我明白了,世界不是平的。

全球化的隐含意思是,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知识的日益顺畅,经济成本逐渐降低。但经济成本并不是将到零,不可能实现完全的零成本。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出现在沟通上,它导致了所谓在地化的现象在地化指的是产业聚集、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的一个属地化过程。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关于知识的传播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资讯(information),代表所有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这一部分的知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使得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极大的信息库。这是全球化之所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动因,因为资讯的传播成本几乎为零。

但问题出在第二个上面。除了资讯,还有一种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Tacit Knowledge)。这当中包括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化资本,包括一个行业行话等等。这些Tacit Knowledge,并不是靠互联网可以解决的,必须面对面的沟通(face to face)。

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面容、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许多在西方进入上流社会的人士在最初会让周围的人统统觉得不舒服。因为所有管理当中最难的问题就是沟通,其实绝大部分的沟通是靠无言的沟通,就是你的肢体语言、肢体动作,一些弦外之音,一旦有文化的差异,就让很多人觉得很紧张,因为在高层吵架是吵不懂的。如果他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又看不懂你的肢体语言,那就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文化资本的问题也是同样的,不经过长时间的浸染,是很难深入骨髓的

还有关于行业的一些特性的知识。为什么进入一个行业的主流的圈子很重要,因为圈子文化,使得圈外的人,很难进入,因而缺少了机会学习、感受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全球化背景下的沟通问题,另一层含义是信息泛滥使得对有效信息的辨别显得困难。

正是因为Tacit Knowledge以及鉴别information的困难,使得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航空业也紧跟着日益发达,这事实上说明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世界各地各种组织、party日益兴旺发达。西方人喝茶,上海建筑师行业的定期聚会,扶轮社(rotary)的兴起,等等,都是解决沟通困难的尝试。

正是因为沟通的困难,使得在地化成为一种趋势。工业园区的兴起,产业聚集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在温州的服装、打火机、印刷、编织袋、电器行业等等,台湾的半导体,苏州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兴起。这些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沟通是重要的一只。

世界是平的,世界也不是平的。麦教授的启发搧了全球化一巴掌,但让全球化的形象更加丰满。在地化,不仅仅是全球化的另一面,而是与之一起成为统一的整体。



test:doubanclaimb82d73890c46449c

1 条评论:

yang 说...

世界是此起彼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