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08

苦楼论拳 第二卷 交手要诀(3)



拾柒
以往屡见动作纯熟而技术练达之武者,因精神涣散、动作脱节,肌肉制约,敌情观念薄弱,频失战机,而难以进行持续而有效的打击。此运动之病态的根源即为缺乏拳术之意念。
拾捌
拳斗之时,意念不可不足,亦不可过盛。意念不足,则精神难以充分兴奋,注意力难以贯注,反应迟钝,动作散漫无力,且易出手容情,疑敌、惧敌,贻误战机,而致打击速度、力度欠缺,打击无效而反为敌乘。意念过盛,则神经系统反被抑制,肌肉反被制约,影响神意之敏锐,而致打击速度、力度、灵敏度下降。此外,意念过盛易致锋芒毕露,孤注一掷,加速疲劳。
拾玖
权术之意念不可不足,亦不可过盛,总以恰如其分为妙,如此则力度、速度、灵敏度俱佳,催己之功力处于最佳状态。同样地,身体亦不可过松或过紧,总以恰如其分为善。何以如此?盖因拳术意松有其优劣,拳术意紧亦有其优劣。然而拳术意松与拳术意紧之边际效果皆为递减,取其边际效果相等之均衡状态为最善。身体之松紧亦复如是。待功深后,则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合一,是为混元。拳斗之中,身体应化为战斗身,心神应化为战斗心。所谓战斗身与战斗心,便是在现有之功力下,使身心各部处于最佳状态。
贰拾
每与人斗,必沉着、冷静而机警、灵敏,不可一味求稳,有若鼠胆,贻误战机;亦不可一味求捷,有若疯狗,反为人制。必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如伏虎,动如飞龙为善。盖因稳与捷亦各有优劣,稳则弱攻而强守,捷则强攻而弱守,且其边际效果皆递减,取其边际效果相等之最优状态为善,必如捕鼠之猫,擒蛇之鹰,必如坐山猛虎,伏水蛟龙。
贰拾壹
与人交手需胆大、心狠。胆大者,大无畏也,胆气壮则心志坚,必攻无不克;心狠者,容情不出手,出手不容情,心狠则手辣,必战无不胜。每见功深而与人交手不能胜者,非是怯敌,则是手软,而致贻误战机,功不十一,反为人制。
贰拾贰
人言艺高人胆大,我言胆大人艺高。此两者相互促进。艺高者有恃无恐,自然胆大;胆大者能拼敢战,身心无拘,善将七分功力发挥至十成,自然艺高。然则亦有艺高而胆小,胆大而艺低者,何也?艺越高名越大,名越大越怕输,越有心理负担,十分之功力仅能发挥六分,焉能不败?故曰:不怕输,就怕输不起。或天生胆小怕事,不敢出手。此两者皆为不自信也。故曰:练武者先练脸,后练胆。练胆者,自信、胆气壮、敢拼搏;练脸者,脸皮厚,不怕输。练武者炼心,心坚则无坚不摧,所谓一胆二力三功夫,此之谓也。胆大者,若流于鲁莽轻进,不知进退,则出手毫无章法,不知攻防,不辨虚实,不懂强弱,自然输得快。故胆大还需心细,艺高而自信者方胆大;胆大而心细者方艺高。
贰拾叁
每与人交手需有杀心,杀心重、杀气盛,则气势劲,气势劲则胜;杀心弱、杀气弱,则气势衰,气势衰则败。盖杀气能乱敌之心,而坚吾之志;能弱敌之力,而盛吾之功。以盛击弱,以坚击乱,取胜之道也。然则日常不可有杀心,不可存杀气,否则为取获滥伤之门,不可不防也。故需多读书以化解之。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故古之武学大家多文武兼修。固然习文有助悟武理,习武有助通文理,另一方面则以武坚文之志,以文化武之杀。故古之武学大家日常似教书先生,每动手则如妖似魔。
贰拾肆
以上所论为拳斗之意念。然须知以上所述之意念非强力而为之,更非佯装假扮,其为真功之所现也,非修为深厚者不能为焉,否则乱己心神,必为敌败。武者须知炼身、炼心之道,待功深后,可入混元之境。此时神意集中于虚无,神意如鉴,无所想而无所不想,无所应而无所不应,无所不含,无所不容,无所不生,无所不克。心意如神,透悉天地。一切意念,运用随心,且不以意念为意念,心无所住。于此时也,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然非下功日久,功臻大成者不能为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