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2008

苦楼论拳6

肆拾壹

李氏之截拳道,亦谓打出先天本能反应。此李氏将终前所悟也。然纵观李氏一生练武之方,知其所谓本能反应,乃后天本能,非先天也。后天本能者,功夫也。

肆拾贰

中华武术练目力,非止在练目力也,在练神意也;中华武术练听力,非止在练听力也,在练神意也。甚或中华武术练步法者,亦非止在步法也,亦在神意也。神意凝而筋骨就,则步法自然轻灵稳重。

肆拾叁

《曹继武十法摘要》曰:“乃世之练艺者,多感于异端之说,而以善走为奇,亦知此拳有追法乎?以能闪为妙,亦知此拳有捷法乎?以左右封闭为得力,亦知此拳有动不见形,一动而至,而不及封闭乎?且能走、能闪、能封、能闭,亦目有所见而能然也。故白昼遇敌,尚可侥幸取胜,若黑夜时,偶逢贼盗,猝遇仇敌,不能见其所以来,将何以闪而进之?岂不反误自身邪?惟我六合拳,练上法、顾法、开法于一贯,而其机自灵,其动自捷。虽黑夜之间,而风吹草动,有触必应,并不知其何以然也,独精于斯者自领之耳。”曹君此言虽偏激,然吾深服其论。实则不惟六合拳,一切功夫练至高深境界,皆如是也。拳之精要,非在练目力、听力也,在练神意感应也。

肆拾肆

武术之步法,起脚轻灵,落脚沉稳;起若卷地风,落如板上钉;起则轻灵中有沉稳,落则沉重中似轻盈。然则其步法轻邪?重邪?实则中华武术之步法所练非轻非重,而能轻能重者也,斯所谓混元之功也。步法之关键在乎神意与裆胯,神意凝而裆胯活,则自然步法灵活沉稳,有若虎行豹走也。

肆拾伍

中华武术植根于中华之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曰:“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又云:“一人一宇宙,一动一太极”。故夫人也,需效仿天地,下实而上虚,若墙头之草,随风飘荡自如,而其根岿然不动。其之关键在于,上则虚领顶劲,有凌云之志;下则气沉丹田,如磐石之稳。

肆拾陆

夫练拳者,需上而虚领顶劲,下则气沉丹田,上下撑拔,则脊之弹性生。夫练拳者,其之力需左右互争,前后互撑,上下互拔。其身有如太极球,以丹田为心向外膨胀,周身撑拔,曰:“肌肉松而筋骨撑”,则筋骨之弹性出焉,而内力生焉。

肆拾柒

吾以为功夫者,在于对力之控制。其力也,有内在之力,亦有外在之力。内在之力控制求诸己,外在之力控制应乎人。内在之力控制高明者曰功,外在之力控制高明者曰巧。功成而巧就,百战百胜。

肆拾捌

武术者,讲究身松体柔,发劲则讲究刚猛有力。盖因身体松柔,则转换灵活,进退迅捷,且筋骨弹性出而内劲生。然则武术又云:“松而不软,刚而不僵”。所谓松者,是一种劲力;所谓软者,是一种状态。故曰松者如簧,柔者如水。所谓刚者,是一种劲力;所谓僵者是一种状态。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