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2009

苦楼论渊博


前几日读报纸,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儿子问父亲:“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父亲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没喝过。”可能这位父亲把菊花台当成一种酒的名字了吧。这也难怪,茅台是中国的名酒,菊花台听起来和茅台有些相似,也确实像一种酒的名字。

在此,我无意于探讨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代沟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儿子敢于坦荡地向父亲提出这个问题,本身也很难得可贵。说明父子之间本无芥蒂,他们可以坦诚地交流各自的爱好、想法与观念。在此我想说的是关于渊博的问题。确切地说,是关于渊与博的问题。

以前,我一直把渊与博混为一谈,所谓渊博者也。现而今才悟到两者之差异。所谓渊者,深也,指的是思想的高深,简单地说,也就是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博者,广也,指的是信息量的广博,也即掌握、存储有大量的信息与资料。

记得曾有人问爱因斯坦能背得出π的多少位。爱因斯坦回答说:π的值,书上自然有,我何必要背它。他答得很妙。他注重的是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而不是信息、资料本身。但这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就像盖房子一样,他空有一张好图纸,却没有好的砖瓦材料。所幸的是爱因斯坦有不少掌握有大量信息与资料的朋友,他们弥补了他在这方面的缺陷。于我自身而言,一直以来我致力于自我修炼与提高自我思辩能力,而于信息量掌握极少。有如建筑时,空有一张完美的图纸,却无砖瓦、水泥、木材等基本材料,如何能盖得起房子?所以我暗告自己当改之,补之。

中国人在赞扬读书人的学问时,喜欢以学富五车来譬喻之。学富五车者,说的是看书很多,看过的书可以装满五大辆车。这是中国的读书人追求的境界。所以中国的读书人喜欢引经据典。他们不引经据典又能怎么样?他们学的就是经典,不引经据典岂不学无所用?所以中国的读书人读有大量的书、大量的经典,他们掌握有大量的信息与资料。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活字典,都成了双脚的书橱。但需要知道的是,中国人熟读经典,读了那么多书,学富五车,韦编三绝。但他们又有几人有自己的见解,真正的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又有几人实现了创新与发展?整天埋头在古老的典籍里面,只想多掌握一些信息与材料,又怎能超越古人?又怎能发展与进步?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没有进步的一个原因。一切宗古,则永远不能超古,也就永远不能进步。

我觉得,渊、博者,两者很难兼容。博了则很难渊,渊了则很难博。就像背负了重物则很难爬得高、走得远;而爬得高、走得远得往往是轻装上阵的。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其他方面自然关注的少。或许有人反驳我说,中国有许多古人,他们读了很多书,他们也思想很高深。你需要知道,中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人读了那么多书,他们读的是“渔”,而不是“鱼”。中国有很多读书人,他们读了很多书,结果读成了书呆子。为什么他们都是读书,读了很多书,但有人越来越思想高深,而有些人越来越书呆子了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在读书时的关注点不同。前者关注于思想性,而后者关注于信息量。

东阳曾嘲笑我读书少,我回答说,是的,我确实读书少,但我懂得很深。我曾经说,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看的。这也只是关注点不同而已。

回到前面开头时的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儿子比父亲高明,最多只能说明在新时代的信息方面,儿子的信息量比父亲多而已。父亲几十年的人生经验绝不是儿子所能比的。

其实我无意鄙薄那些读书只关注于信息量的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每个人都应该——而且有权利——追求自己能做的、想做的、该做的事情。不应该一股脑地都做同样的事情。我觉得关注于渊者与关注于博者,就像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土木工程师,建筑师有再好的图纸也是空想;如果没有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有再好的技术也不能盖出好房子。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天赋选择我们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

2 条评论:

欧尚钧 Captain 说...

我能理解你说强调的是不要一味的追求掌握信息浏览知识,“通过博学来达到智慧是徒劳的”其实是一个博与专的平衡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平衡点,that’s it

然后提醒下,不要以这个作为借口让自己不读书哈,哈哈

田开斌 说...

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们谈论的不是一个问题。我说的不是博与专的问题,我说的是怎么读书,读书读什么的问题。看来我的这篇文章有问题,很多人反驳。酒后的文章到底不严密。

我并没主张不读书,相反,我很注重读书,但应该知道怎么读,应该有计划地读,不能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