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2009

論悟性-感和想




題記:
在文化中國人才計劃的管理與領導課上,宋凱教授提到,人腦的左右兩分,導致了人理性和感性相互之間的交融和衝突。這些觀點與我最近對於自己思考和情緒的觀察不謀而合。我也漸漸發現在自己理性背後蘊藏的雖不可知但同樣巨大的能量。再想起幾個月前和師兄田開斌聊到想和悟之間的區別,遂各種經歷感受連成一片,正好作一番整理,談談悟與感,想之間的聯繫。
此文由宋凱老師的課程論文修改和增補而來,其中功勞要感謝東陽,開斌,老葉和內子對我的啓發。


古希臘哲人的絕唱“認識你自己”囊括了世間的一切。計算機的世界解構到底,逃不開零和一兩個數字;人腦也大抵如此,最後不過是感,想二字。想了解這個世界捷徑就是在於了解和觀察自己。一沙一世界,人雖渺小,卻是是複雜而精緻的生命—認識自己,是體察和認知世界之道的唯一途徑。

想是其一。想,是指利用邏輯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人類的左半腦功能是邏輯,理性與分析,思想活動也就發生於此。思考的過程說到底簡單不過,卻非常有效。我們面對世間的事物,先找到語言中對應的詞彙對其進行描述,然後利用抽象和概括把詞彙變得更加簡潔,形成概念;最後建立概念系統來描述世界萬物之間的聯繫。這聯繫的基礎是人類的理性,也稱之為邏輯。邏輯最簡單的例子是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一,好老師講課都能吸引學生;宋凱老師是好老師;所以宋凱老師講課能吸引學生。想,思考,也就是人類想用理性來解釋自己,世界以及自己與世界的聯繫。

想的痕跡,在語言誕生之初就已經被記錄了下來。我們的名詞例如“書本”,“光”,“食物”就是對世界事物的抽象。容易想象,古代人以竹簡為指代的書本與今人以電腦文檔為指代的書本是多么的不同;古人以閃電,火焰為含義的光與今日以燈泡為含義的光亦是大相徑庭。 名詞的沿用是因為其背後更本質的概念。例如書本指的是儲存并記錄成冊的文字;“食物”則指的是能夠滿足人類食慾的物體。名詞作為對真實世界的抽象,實際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應的關係。在一個語言體系中的人有相似卻各異的對應關係。相似是因為用以進行描述的語言詞彙具備類似;各異是因為不同人接觸的真實世界不同,對詞彙鏈接的真實世界不同。這也就是文字在傳遞信息中的有限性。

邏輯在文字中的體現主要是在連詞上,“因為甲所以乙”就表達了邏輯中最簡單的因果關係。這類詞彙的使用是表達甲、乙兩個部分的邏輯關係,假如我說“因為天很藍,所以我在寫字”讀者一定會覺得無法理解,因為讀者看到“因為甲所以乙”的時候腦海中已經應用甲、乙之間的因果關係,一旦發現事實上兩者無法聯繫,自然會有思維的混亂。

最能反應人類思考模式的是電子計算機。計算機是沒有感受能力的,也就完全剔除了“感”。(至少目前還是這樣的) 它只通過邏輯和符號進行運算。它要通過變量來進行指代,然後通過順序,條件,因果等等邏輯運算來再現人腦的處理過程—本質上是完全濾過了情感后人腦的運作模式。

通常來說,人思考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一方面是經驗的積累,使得一個單詞能夠表達生活中越來越多出現的事物。例如杯子對於一個成年人和對於一個才放下奶瓶的孩子而言意義要豐富的多。 另一方面,通過平時思考或者課程(尤其是數學)的訓練,成人能越來越熟練的運用邏輯來鏈接各種不同的概念。其中登峰造極者當如從事基礎科學者如數學、物理學家等。人思考的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單變量到多變量,從一維空間到多維空間。

給人一個支點,他就能靠思考來描述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可是支點尋找不易,而且思考并不常常是最有效的表達方法。

思考活動可以作用于思考之上,“我爲什麽會這樣想?”,“我爲什麽會問‘爲什麽會這樣想?’”不斷追問無窮無盡。如同兩面對照的鏡子,永遠找不到其中的真相。於是人需要一點來啟動他的思考,這一點便是信念。 其次思考和邏輯有時并不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用幾何光學來模擬我們眼球的運動和聚焦原理的照相機,永遠也還原不出肉眼所見事物真實的面貌。

“我們所看到的”,正是我們所感覺的。感覺是人通過自己的身體體察世界的能力。當我們繞開思考和邏輯體察這個世界的時候,正是我們負責感性,創意,整合的右半腦在發揮著作用。也因為這樣,感覺常常是是整體的,是模糊的。文字的悲哀正是在於,通過文字所傳遞的感覺永遠都是經過篩選和挑剔的片段;文字只是文字,而不是事實本身。 感覺又是無定的,佛家談到色的時候,就是講其中的無定性。佛曰人的情感如同人的思想一樣是隨機產生的,是無法被捕捉和確定的。我們修行中的坐禪就是想通過有意識的放下情感和思考,來達到本覺的空性。感覺還常常是來源于天賦,盧梭在《懺悔綠》中講到他“對激情獨一無二的悟性”中說“我對具體事尚無任何概念,但已懂得了所有的感情。我對什麽都不理解,但卻全都感受到了。”

人類社會能夠蓬勃發展,多虧了感覺中的不確定性。正是這些不確定性造就了創意,造就了舊事物的毀滅和新事物的誕生。張五常也打趣的說過,“如果用一點思考的能力來換一點創意的能力,在現在這個世界換得回來。世間的各種活動,缺乏創意難有大成就。”正是這些在人感覺中的波動,鑄造了文學,繪畫,音樂,這些不朽和偉大藝術;鑄造了愛情,這人世間最美好的體驗。

感覺也是經驗在積累以後的重現。打籃球時,人能夠憑自己的感覺百發百中;倒汽車時,人也能夠憑自己的感覺適應各種地形。這些靠經驗積累起來的感覺是比理智思考來的更加有效。

感覺的發展比起思考的發展是難事。人性懼怕恐懼,唯一能消除恐懼的是人的理性。人們害怕那些用自己理性不能解釋的東西—譬如人的感覺。如果思考的分析和直覺的判斷有衝突,我的經驗,多半是思考取勝。思考和感覺此消彼長。感覺的發展,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思考,盡可能的調動自己所有的感覺,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感受。

人腦有連接左半腦和右半腦的胼胝体,必然有感覺和思考的互動。這就是悟的生理基礎。悟字,左邊一個心,右邊一個吾。 古人曰心,是大大超越了腦的範圍,指的是全身各個感官的融合。悟是需要把身心融入到感知的對象中,然後通過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 悟是思考和感覺的互相補充:思考因為感覺的注入突破自己本身的重重限制;感覺因為思考的出現,變得有跡可循,有情可依。

悟是非常高層次的感受。宋凱老師把思維分為知識,能力,認知,覺悟四個層次。我覺得四留其三,去掉認知。知識是簡單的記憶和邏輯的聯繫;能力是邏輯的思考加上實際的操作;而覺悟是出現人對自身與自然本質的體悟和感覺。悟不僅僅是想明白,做成功;更多的是內心中的感受。一次和瀋陽聊天的過程中,瀋陽提到“人有了覺悟,自然而然會有所行動。”我然之,更進一步,覺得人有所覺悟,對待世界,對待自己的態度和行為都會發生自然的轉變。

關於悟的體驗,常有高僧對於頓悟的描述。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曾經描述了他頓悟心性時候的狀態。“那时候,我大约九岁,我们正在朝礼西藏南部地区的途中,在洞穴中歇脚。我的上师把我找来,叫我坐在他面前,洞中只有我们师徒两人。他说:「现在我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你。」拿起铃和小手鼓,他就唱起上师启请文,从本初佛一直到他自己的上师。然后,他做了心性的传示。突然瞪着我,抛过来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心是什么?」我整个人顿时被摄住了,我的心瓦解了,没有言语,没有名称,没有思想——事实上,连心都没有。”悟是無法用言語描述的體驗,一旦有了覺悟,必然會有所行動,而且這覺悟和行動之間并不需要理性的解釋。自己大學三年一路走來,頓悟的時刻也頗多。最近的一次是在雅魯藏布江一周的徒步穿越時候不幸跌落懸崖,幾秒鐘內滑落數十米;最後僥幸求生,撿回一條命。當天夜晚就頓悟“人生無常”,回來之後變逐漸發下自己的執念,專注與修身修心了。

要提高自己的覺悟不是容易的事。多半是機緣巧合,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用的技巧。悟可以看作是大腦處理外界信息后作出的反應。自己的經驗一是多經歷,提高自己所掌握關於自己和世界的數據。人對於自己的挖掘和對於世界的觀測都是無止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經歷和感受中,才能對兩者有更真切的認識。 另一個經驗是提高自己數據挖掘的能力。多反省和反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這和前面提到關於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自己的感受能力是一致的。感受和理智一混合,再加上一點運氣,或許能有所覺悟。

胡思亂想一點小節,不敢藏拙,還望大家指教。

没有评论: